海绵城市建设和黑臭水体整治

“会呼吸”的“弹性”城市!岳阳打造江湖城生态宜居新范式

编稿时间: 2025-04-03 10:02 来源:岳阳晚报
清晨的洞庭湖烟波浩渺,一群鸟儿掠过沿江环湖生态廊道;午后的贮木场湿地公园,色彩缤纷的儿童游乐区在阳光下泛着细碎光芒;傍晚的华泰小区里,居民们踩着会“喝水”的透水砖,漫步于雨水花园的绿植下。这些看似寻常的城市剪影,实则是岳阳海绵城市建设埋下的“生态伏笔”。
自2021年入选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岳阳市以科技创新破解“水困城,城逼水”的千年命题,南湖新区龙山绿色发展项目、西瓜山雨水调蓄湿地项目、岳阳楼区华泰小区海绵改造项目等一批功能与景观兼具的精品海绵项目,正书写着人水共生的时代答案。


306省道九华山段绿化海绵改造项目(岳阳楼区洞庭湖大桥下)



多部门联动的“海绵中枢”

“岳阳城,水做的骨。”这座拥有163公里长江岸线、占据洞庭湖60%以上水域面积的滨水城市,千百年来与水共生。然而内涝积水、水体环境不稳定等城市“肠道梗阻”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解开江湖之城的水困之局?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岳阳市成立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岳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为构建全方位支撑的保障机制,岳阳市先后印发6项规章制度文件,出台5项技术标准文件,构建出“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源头管控详细规划”多层级海绵城市规划体系。明确以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核心的建设总体目标,以先行示范区为先导,以典型项目为引领,科学规划并构建了“8+3+6+N”的海绵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截至目前,岳阳市有序推进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228个,与房地产、公建类等新建项目,加强审批管控,持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流域治理的“生态魔术”

仲春时节,漫步在沿江环湖生态廊道,约1280米的岸线已完成“变形记”,曾经被禁锢的岸线,如今舒展成草木葱茏的弹性空间。
“海绵设施建设后,这里形成了完善的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为市民创建了舒适亲切的环湖生态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岳阳市住建局城乡建设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沿江环湖生态廊道B地块项目南起贮木场,北至小港粮库。未改造前,该片区是荒废农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欠缺。为改变这一现状,岳阳市通过打造生态绿道,以生态种植为基础,融入海绵理念,布置生态旱溪、植草沟、生态水塘等海绵设施,实现了对雨水的滞蓄、净化、收集,削减雨水径流污染。


沿江环湖生态廊道B地块

“原来是一片荒地,现在成了大家散步的好地方,看到这些变化,心里特别高兴,这是为我们百姓做的一件大好事。”带着孩子正在沿江环湖生态廊道散步的杨女士说。
西瓜山雨水调蓄湿地项目的改造更具巧思。项目将原有的坑塘提质改造为生态湿地及人工湿地,完善了片区蓄排平衡体系。


西瓜山雨水调蓄湿地

雨季时,通过海绵系统收集雨水,场地及周边雨水径流系统化进行收集和净化后,分层滞留、就地消纳,排入生态湿地,多余的雨水再经西瓜山电排站排放至东风湖撇洪渠。
在雨水调蓄塘的基础上,还打造出湿地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不仅提升了居民幸福度,也提高了周边土地的价值。
“在排水问题上,传统措施是‘堵’,现在我们改为‘疏’,形成蓄排平衡。”市城乡建设事务中心海绵部相关负责人说,项目实施后,该区域新建调蓄容积约3.0万m3,接纳周边汇水区域的客水,发挥西瓜山湿地公园作为片区大海绵体的调蓄作用,提升区域排涝能力,解决区域排涝需求。


会呼吸的“城市细胞”

走进1936粤汉铁路专家楼主题历史文化园,蜿蜒的铁轨泛着岁月的光泽,未来观光小火车将穿梭其间,串联起专家楼、历史建筑等文化节点。在历史文化园的最高处,省级文保建筑粤汉铁路专家楼在绿荫中巍然矗立。这里是西环线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岳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性工程。
市住建局城乡建设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西环线片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包含有两大公园:1936粤汉铁路专家楼主题历史文化公园和贮木场湿地公园。
目前,该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两大公园已初现芳容,儿童游乐区、景观步道等配套设施即将投入使用。待项目竣工验收后,这片总面积13.3万平方米的“城市会客厅”将通过“文化赋能生态”的创新实践,探索出一条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在华泰小区,老居民楼间的“边角料”地块变身雨水花园。耐旱的草皮、植被等构成生态滤池,鹅卵石沟渠蜿蜒其间。


华泰小区

小区居民张先生感慨道:“以前这里一下暴雨就积水,现在改造后,不仅积水问题得到改善,绿化环境也越来越好,老小区都快赶上高档小区的环境了。”


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稳步推进过程中

岳阳市还打造了一批先行示范区

西环线、麦子港、学院路

王家河东、火车站南、新港等六个

先行示范区

已全面实现区域内涝积水点消除

东风湖等城市内湖水体

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最终实现了

“城水相融、污涝共治、统筹兼顾”的

片区建设示范模式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持续优化

来源:岳阳晚报全媒体 记者 陈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