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八年,“普济医院”隆重问世,命名为“普济”,意为“普施仁术、广济众生”,这是一个有着中国风格、老百姓欣闻乐见的名字。普济医院位于岳阳市洞庭南路115号,是岳阳市西医发源地,是近代西医传入岳阳的历史见证。2014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历史建筑。
(2025年7月拍摄重新修缮过的普济医院)
一、建筑特点
普济医院是美国基督教复初会牧师海维礼于1902年在慈氏塔前街募捐创建。为两层坡屋顶建筑,格局基本保持原貌,虽外墙经过翻新,但内部木梯等仍保存完好。
二、早期发展
1902年,美国基督教会“复初会”传教士海维礼在岳州府巴陵县(今岳阳)慈氏塔附近建立教会医院,初期规模较小,后逐步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医院于1938年随教会迁至湖南沅陵,与当地“宏恩医院”合并。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回岳阳原址。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医院由岳阳县人民政府接管,1951年9月正式更名为“岳阳县人民医院”,成为公立医院。
(解放前的普济医院正大门)
普济医院相继更名为岳阳县人民医院、岳阳市人民医院、岳阳市二人民医院。2021年,医院恢复名称“岳阳市人民医院”。
110多年来,医院始终坚持“救死扶伤、关爱健康”的办院宗旨,牢记“博爱、诚信、务实、创新”的院训,努力践行“普济大众、造福员工、仁爱至诚、博学精医”的核心价值观,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赢得了患者和社会的普遍信任,树立了“百年老院、百姓放心”的良好社会形象。
编辑:李勇燕 余奕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