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正街百货商场是1950年代建筑,位于洞庭南路与竹荫街交汇处,是岳阳最早的百货商场,承载着市民的城市记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被岳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建筑”。
一、南正街和商场历史沿革
南正街百货商场的历史要从这条街的历史开始。这条街道曾是岳阳最繁华的商业街,南正街纵线,是历史上最负盛名,集各种宗教最多的街道,见证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历史变迁,奠定了其文化地位。
岳阳南正街,原名南十字街,始建于明朝,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
清《乾隆岳州府志》载:“南十字街,在南门外,西通街河口街,南通天岳山街,东通旧县前街,北通吊桥街。”南正街鼎盛时期,拥有多家著名的商号,如严万顺启记老药号、周德馨酱园、戴豫康绸布店等,这些商号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声名远扬。
19世纪中叶,随着岳州的正式开埠,外商纷纷来岳开设公司,南正街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据岳阳政协文史资料记载,1926年前后相关资料统计:“该城有外商公司9家,设在南正街的就有3家,24家外商代销店,位于该街的有16家。其中享有盛名的有严万顺启记老药号(咸丰1855年从湖北来岳阳鱼巷子附近开药店),周德馨酱园(1819年周氏四兄弟,以4000两纹银合股,在南正街租赁旧铺四间开酱园铺),戴豫康绸布店(1916年戴祝仙先生在街南头开设家族式布店),毛华盛绸缎匹头号(1924年岳阳东乡人毛艺圃与同乡合资在街东南开设布庄),谢天吉药店(曾在严万顺药店正对面开设药字号),永泰和布店(1947年临湘人李三元耗资6000光洋在街中段修屋开设布店),味腴酒家(1936年由周氏姐弟三人在南正街租60平方米开酒店),宝成银楼(嘉庆年间南京宝成首饰总公司开设在岳阳南正街的分号)。”
1938年,日军侵占岳阳,南正街的商业活动受到严重打击,外商公司被迫撤离,市场被日商垄断。
图为1938年的南正街(来源网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南正街逐渐恢复商业活动,但随后的军阀混战再次给商业带来破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南正街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成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商业重地。
1958年建设大基建,解放路一年之间几乎改变了其原来的模样。基建工人人休工不休,三天三夜建成岳阳饭店、南正街百货商店、南正街南货商场,创造了当时的岳阳速度,也创造了岳阳城内当时最高的商业大楼。
20世纪60年代,北正街与南正街连成一体,改称南正街,后又改称洞庭南路。
图为2010年的南正街百货商场(来源网络)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岳阳城市建设的东移北扩,南正街的繁华逐渐衰退,市场经济大潮中渐渐沉寂。
图为2024年的南正街百货商场
图为2024年的南正街百货商场西侧附楼
位于南正街和竹荫街十字路口的南正街百货商场,是岳阳最古老、规模最大、最繁华的国营商场,百货商场的商品包罗万象,也是逢年过节岳阳人必到之处,人流摩肩接踵。
二、建筑结构
南正街百货商场属金融商贸建筑,是砖混结构,平面呈飞机状。主楼为三层,两翼附楼为两层。
三、经营特色
在20世纪60、70、80年代,南正街百货大楼一直是岳阳商界的大哥大,一是它的经营面积大;二是它的品牌多,据说有一万八千多种;三是店里营业员的服务态度好,学北京百货大楼,微笑服务。
图为商场营业员正在向顾客介绍布的面料
商场的布料柜台,用木板做芯的布匹,一卷一卷整齐排列,万紫千红繁花似锦。那个年代,市场鲜有成衣出售,衣服大都是民间裁缝师傅缝制,城乡远近的岳阳人,到南正街百货商场来“撕布”,都带着过节一样的心情。
四、百姓故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市民都是看日头变化确定时间,整个古镇仅几处有时钟,一是火车站售票厅有钟,二是南正街百货商场,里面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座钟。当时的岳阳没几个人有手表,要有也是怀表,一根链子吊在胸前,看下时间又放入口袋,当时,这种做派很时尚。
编辑:李勇燕 余奕
(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