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管理 > 村镇建设 > 村镇服务

小空间 大格局 新动能

我市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纪实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9-02-19 08:19

紧张施工的工业园、连片上千亩的蔬菜、上万亩的龙虾等种养基地,在规模庞大的芥菜、竹器、食品等加工园区,电商交易平台遍地开花,物流车队川流不息……这些画面,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象。农历新年伊始,我市各地的特色小镇迎着春意,早早迈开了“追梦”的步伐。

跨入“航空时代”的岳阳,立体交通已然成型,现代产业稳步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开放型经济爆发式增长……过去的几年,岳阳的发展步履铿锵,效率惊人。

发展永无止境,不断需要新的动能。

去年来,我市积极谋划培育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这是市委、市政府继规范村民建房、农村“空心房”整治之后,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举措。

市委、市政府对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体现出了其使命——将其建设成为有产业特色、有美丽乡村、有幸福指数、有发展希望的乡镇振兴战略先行试点。它们将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战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是新型城镇化的试验田,它们释放巨大需求潜力,将成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爆点”。

穿行于一个个各具优势、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这里产业兴旺、蓄势勃发;这里现代与传统交融,创业与乡愁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股新动能,正在喷薄而出。

“小空间”承载“大战略”

乡村振兴中的“岳阳探索”

推进乡村振兴,最根本的还是推进产业振兴。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设一批观光园区、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特色小镇。随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加快培育一批‘农字号’特色小镇”。

《湖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培育‘农字号’特色小镇”,打破传统的行政建制镇发展理念,突出业态和模式创新,加快建设特而强、聚而合、精而美、新而活的“农字号”特色小镇。

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审时度势提出,要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强、环境美、品牌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特色小镇,实现产业集聚,带动产业振兴,打造“鱼米之乡”升级版,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镇小梦想大,追梦新时代。

市委书记刘和生十分关注“小镇”发展,多次实地考察调研把脉后,他就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强化规划引领,抓住产业发展、道路建设、集中建房点、集镇绿化美化亮化等核心问题。二要突出产业特色,加大项目谋划、包装力度,真正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三要引导资本下乡,更加突出市场导向,更多更好地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信贷资金等深度参与。四要加强产销对接,实现线上电商、线下超市有机结合,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搞好营销策划,不断提高产品的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爱武指出,特色小镇创建要出经验、出成果,各级各部门特别是20个创建镇,要全面对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层基础“三大类指标”,一项任务一项任务抓落实。要通过建设好特色小镇,强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让产业强起来、让环境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纵观外省一些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有的突出发展工业,有的突出发展旅游,有的突出城市建设。我市则是瞄准自身优势和地域实际,突出发展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

市特色小镇创建办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我市抓农业产业特色小镇建设,就是要立足这些有基础有特色的农业产业资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的办法,使这些产业特色更亮、实力更强、品牌更响。通过把农业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让整个农村经济活起来、旺起来,为乡村振兴打牢基础、增添底气。

去年9月,我市全面对标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了《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创建工作方案》,按照产业业态“三有”即有主导产业、有龙头企业、有知名品牌,人居环境“三化”即村民建房规范化、“空心房”整治常态化、基础设施便捷化,基层基础“三好”即堡垒作用发挥好、传统文化继承好、文明新风弘扬好,开展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建设。

承载梦想、肩负使命。我市坚决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因地制宜、扎实稳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建立了一套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推进机制。

先是从产业业态、人居环境、基层基础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的创建标准。产业方面,每个特色小镇依托地域特色,突出龙头企业带动,狠抓品牌打造;人居环境方面,要求推进村民建房规范化、“空心房”整治常态化、基础设施便捷化。基层基础方面,要求堡垒作用发挥好、传统文化继承好、文明新风弘扬好。

注重突出市场导向,通过“线上电商、线下超市”,拓展特色小镇优质农产品销路,扩大销量,拉动产业发展。市政府与友阿集团、步步高集团等多次举行产销对接洽谈,组织20个特色小镇65家龙头企业集体亮相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在2018年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北京)产销对接活动中,我市特色小镇优质农产品现场签约达6.9亿元。

随着创建活动的深入,龙虾小镇、芥菜小镇、湖鲜小镇、黄茶小镇、粽香小镇、甜酒小镇、竹器小镇一批小镇等脱颖而出。这些特色小镇,大部分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良好、交通便利。预计到2020年,我市20个特色小镇创建镇主导产业产值将超过170亿元。

小镇地域面积虽然不大,但集产业发展、环境治理、文化塑造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空间,却承载着国家创新发展的大战略,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岳阳探索”和“岳阳实践”。

改革创新风潮涌动洞庭湖畔,正以全新姿态向前奔跑的特色小镇扑面而来。

“小产业”做出“大文章”

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在竹器小镇羊楼司镇,短短几年,原先满眼荒山坡的乡镇,奇迹般崛起一个功能齐全的竹木家居创新创业园,竹产业大步迈向“百亿经济”,小镇成为企业青睐的创业热土;

“芥菜小镇”三封寺镇华一村、莲花堰村,一栋栋“别墅”错落有致,小溪从中蜿蜒流淌,屋前栽树,房后种菜,村民怡然自得,梦里的“桃花源”成为现实的美丽乡村。

我市坚持规划引领、一镇一业。把产业发展规划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聚焦岳阳地域特色产业,紧扣产业升级趋势,不求“大而全”,但求“特而强”,培育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防止“千镇一面”、同质竞争。

三封寺镇以前是传统家庭式、作坊式的粗放经营,环保和食品安全等得不到保障。现在,当地大力推行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模式,彻底消除了农业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目前,全镇芥菜种植面积近30万亩,总投资10.8亿元的高标准建设芥菜产业园即将投入使用,云龙菜业、喜多多食品等4家省、市龙头企业实行“基地+企业+农户”订单式生产,“华容芥菜”品牌价值评估8.77亿元,真正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到特色优势产业的华丽转身。

羊楼司镇楠竹面积达到24万亩,居全省乡镇首位。该镇的竹产业已经成为全产业链融合、全年龄段覆盖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来说,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超级IP”。2018年该镇竹业年产值39.2亿元,竹床、竹椅等小家具类占全国市场份额的85%。

君山区钱粮湖镇依托“龙虾小镇”,成立14个专业合作社,龙虾养殖面积达到7.15万亩,带动2000多农户参与龙虾养殖,综合年产值达5.8亿元。该镇还充分挖掘“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鸟类天堂”的生态资源优势,在六门闸及洞庭湖沿线建设洞庭湖鲜城、龙虾主题植物公园、农垦文化博物馆、汀兰别院民宿等旅游产业,全力打造“吃、住、行、游、购、娱”结合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

2018年,20个特色小镇主导产业产值均同比增长15%以上。特别是一批推动性强的大项目、支撑性强的好项目集中入驻,带动特色小镇产生了“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效果: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依托岳阳特色小镇建设平台,与市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在岳阳打造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投资25亿元建设3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岳阳新宏生态养殖公司投资7000万元,在蟹虾小镇湘阴县鹤龙湖镇打造2万亩蟹虾综合种养基地。到年底,全镇将完成3万亩蟹虾生态养殖区建设。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2亿元。

除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渠道的畅通,我市将规范村民建房作为特色小镇建设内容,20个创建镇已经建成30栋以上集中建房点44个,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把农村“空心房”整治与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拆除农村“空心房”腾退土地出来的一部分用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一部分用于发展特色产业。樟树港辣椒、华容芥菜等地理标志产品,因为“空心房”整治腾出了耕地,扩大了种植面积,壮大了产业规模,增加了农民收入。

把弘扬文明新风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内核。发源于芥菜小镇华容县三封寺镇的“治陋习,树新风”活动,迅速普及全市。全市新办婚事、简办丧事、劝导“无事酒”近4万件,农村人情开支同比减少70%以上。

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这些小而美、专而强的特色小镇,正发挥着综合效益助推器的作用,深刻改变着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为岳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