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文明创建

40年砥砺前行绘就山水城市秀美画卷

来源:市住建局 发布时间:2018-10-16 10:40

山水交融城市美景1(摄影:吴锡标)

 

山水交融城市美景2(摄影:吴锡标)

 

 

 

 

10月15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第9场新闻发布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情况作权威发布。局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胡列宇作新闻发布,党组成员、副局长葛文斌,党组成员、工会主任易立先,党组成员、副局长叶湘林,党组成员、副局长沈晓初出席并答记者问。市住建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等60余人参加新闻发布会。

初秋时节,行进巴陵大地,一座座标志性建筑鳞次栉比,一条条宽阔道路四通八达,一个个商业新区拔地而起……目及之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从城市建成区10平方公里到110平方公里,从局限于长江以南、洞庭湖东岸至“吞长江、拥洞庭、衔远山”的“1+4+2”城市体系,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城镇居民基本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建筑业、房地产业两大支柱行业为城市建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旧貌换新颜。

岳阳,这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湘北门户”,由过去的古老小城,打造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新城!它正是巧借着改革开放40年的东风,一跃成为了长江中游重要节点城市、环洞庭湖经济区核心城市、湖南省第二大经济体。

——大手笔扩城提质,绘就秀美城市崛起美景

在庙前街土生土长的刘青松老人,今年已79岁高龄。在老人的记忆里,40年前的岳阳,仅有东茅岭路、洞庭北路、竹荫街等几条主要干道。

现在,主城区街多了,路宽了,楼高了,灯亮了,景美了……如今,连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也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一位阔别岳阳30多年,一直在广东中山做生意的张红波借国庆节回来度假时,由衷地感叹:改革开放40年,岳阳城市变样了,做大了,长高了,更漂亮了。

1983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岳阳为省辖地级市。从此,这座长江之滨的古老小城,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依靠“东扩、北靠、西联、南延、中提”城市发展战略,岳阳城镇初步形成“一核”,即中心城区核心区;“三圈”,即环核心区一级圈、环县城二级圈、环市域周边三级圈;“两侧”,即沿京广线和308省道两侧的发展格局。由于地处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的叠加区,被国家列入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同时列入湖南省“一点一线”和“3+5”城市群,并定位为全省发展三个新增长极之首。

至2017年底,市城区建成区面积110 平方公里,比40年前的10平方公里扩展了10倍多;城市道路总长759公里,比2000年的88.7公里增长了8.55倍;城市排水(污水)管网1142公里,比2002年的300公里增长了3.8倍;全市建成28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比“十一五”末提高6.5倍;全市城镇化率57.21%,比40年前的16.2%增长了3.5倍。同时,创建了16个国家级重点镇、3个省级示范镇、7个省级中心镇、20个省级特色镇,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中心镇为梯次,层次分明、规模适度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2018年,市委七届六次全会作出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大部署,城市建设进一步由量向质飞跃,以大气魄打造山水之城生态美,全面实施了中心城区32处和县城、乡镇20处黑臭水体整治行动、污水管网建设三年行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全市粘土砖瓦行业整治行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创新发展产业,打造产城融合升级高地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靠产业支撑。改革开放40年来,岳阳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不断创新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为岳阳经济腾飞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大幅度优化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上世纪80年代,工人文化宫、体育馆、国际大厦、商业大厦等成为岳阳建筑业的标志性建筑。进入90年代,建筑工程日趋精品化、特色化,九州大厦、九龙商厦等一批商业建筑,人民银行、建设银行等一批金融大厦,中银大酒店、中讯大酒店等一批服务设施,新火车站、湘运汽车站等一批交通枢纽,促进了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进入21世纪,岳阳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构建精神高地,传承和培育城市文化,让城市既有现代感,又有历史感。而随着岳阳楼新景区、武广高铁岳阳东站、岳阳文化艺术会展中心、岳阳体育中心、王家河历史文化长廊等一批新时期标志性建筑的建成,更是汇聚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城市建设画卷,成为城市文脉和精神的传承之地、经典之作。

建筑业在奏响民生新篇章的同时撬起了房地产业。1993年,岳阳以举办龙舟赛的契机,成功地举办首届房地产交易会。进入21世纪以来,进一步科学规划住房供应计划,引导房地产业加速从“粗放增长”向“质量优先”转变;从“本域经营”向“跨界发展”转变,在建立“商品房、保障房、租赁房”供房模式的同时,实现了与文教卫体娱、旅游、养老、金融、商贸物流、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等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2017年,全市完成建筑业产值372亿元,比1978年的年产值1.38亿元增长了271倍,实现增加值168.7亿元,约占全市GDP的5.2%,贡献地方税收20.3亿元。同时,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以及存量房交易产值178.2亿元,比1978年的年产值5918万元增长了301倍,约占全市GDP的3.2%,贡献地方税收17.2亿元。

——大力度维护民生,树立住房保障惠民典范

城市建设没有休止符,最终目标是维护和发展民生。

住房,在老百姓心中,不仅是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更是承载希望的港湾。在岳阳这个山水绕城之地,老百姓对住房的感情更加炽烈,更加深厚。

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住房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群众的“安居梦”。改革开放以来,岳阳住房保障事业先后经历了住房制度改革、经济适用房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四个阶段的发展。

1992年,岳阳被列为湖南省住房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居民所购房屋可拥有80%的产权。市政府及时出台配套政策,群众开始获得住房全部产权。直至1998年,全市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由此,实行了几十年的住房分配体制正式宣告结束。

同年,经济适用住房作为民生保障的发展方向,走上了历史舞台。由于经适房能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对住房的刚性需求,解决改制企业困难职工住房问题,从2010年开始,岳阳由实物分配逐步过渡为货币分配,有效地改善了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促进了存量房市场盘活。2015年,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岳阳停批了经适房建设,至此,经适房完成历史使命。

从2007年开始,岳阳开始受理廉租住房申请发放申报。2012年,市政府出台《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对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建设、租赁和管理进行了规范。2013年后,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运行,统称为公共租赁住房。随着春华家园、嘉信嘉园、春蕾家园、春兰家园等保障房小区的建成投入使用,中心城区共解决了4629户最低收入群众的住房问题。

为带动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加速推进,根据国家棚户区改造总体部署,2015年,市委市政府启动了十大片区棚改,惠及1.2万户近5万人。2017年,又启动了15个片区棚改,将解决15万人居住环境问题。从2010年启动棚户区改造以来,至2017年底,全市共实施棚户区改造14.4万户,被评为“百姓点赞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至“十二五”末,全市住房保障总户数达到30万户,同时,全市城镇居民住房人均使用面积49.1平方米,超过小康标准13.1个百分点。

40年栉风沐雨,40年砥砺奋进,40年蜕蛹化蝶。蓦然回首,岳阳城市发展以来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百万岳阳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