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设动态

“蜗居”到“宜居”幸福感跃升

来源:岳阳日报 发布时间:2018-12-21 09:13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而住房,在老百姓心中更是头等大事。改革开放40年来,从平房到楼房再到住宅小区,岳阳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子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居所,它于不经意间改变着一个城镇和乡村的面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轨道。老百姓从“蜗居”到“安居”,从“安居”到“宜居”,幸福感大大提升。

“50后”上岸渔民刘官保:告别“水上漂”,乐享安居梦

11月28日一早,岳阳楼区西瓜山社区刘官保家里一片忙碌,几个人在忙着装箱、写发货单,10多个泡沫箱里装满了腌制好的桂花鱼、鱤鱼、黄骨鱼等特色湖鲜,门口一辆小货车正等着装货,送到岳阳东站,通过高铁发往广州。客厅里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忙里偷闲的老刘招呼记者说:“这房子小,现在又当加工点,又做仓库用,有点挤哦。”

刘官保今年65岁,祖辈是渔民,从小就在洞庭湖里过着“起居三米舱,捕鱼换口粮”的水上生活。回忆起上世纪70年代日子,妻子骆时珍一直在笑:“过去常年漂在水上,白天一张网,晚上七尺板。烧火从柴到煤再到煤气罐,都要靠扛,现在多好,自来水、天然气,手一拧,就都有了!”

“船上生活始终不踏实,没有‘根’的感觉。”刘官保说,以前在湖上讨生活,经常是飘荡一整天却毫无收获。1997年,从华容幸福乡移民到西瓜山社区,老刘一家过上了有“根”的生活。这个“根”就是社区的上岸渔民安置房,当时只花了11万元,两居室的平房,约50余平方米,屋后是一个大的水泥坪,立着30平方米“渔民唱晚”的文化墙和社区大舞台,晚上热闹得很。

刘官保的两个儿子,已经完全脱离“渔民”的烙印,在水运公司跑运输,现在又当老板,年收入20多万元。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西瓜山社区成立刚好10年,最初由华容县湖滨渔业社根据国家平垸行洪政策整体搬迁而来。现今的805户里,转产上岸渔民和水上作业渔民占到510户。这两年,老刘还在附近小区买了10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闲时带孙子,其乐融融。

谈起现在的生产和生活,刘官保很满足。“洗脚上岸”10多年了,5条小木船还剩一条,老两口还是闲不住,经常天还未亮就去湖边收购些渔民刚打上来的鲜鱼,自己腌制加工出售,其他时间还是很空闲的。比起当年在船上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然后忙碌一整天。老刘感慨道:“上岸定居真是一项好政策!现在好了,住在敞亮的楼房,不用忍受风吹雨打,既安全又安心。”

“60后”单位职工冯建国:三次搬家,房子越住越大

一套房子,不仅仅是容身之所,更多地被赋予了“家”的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从低矮平房到“筒子楼”,再到小区,多数岳阳人经历了从勉强“蜗居”到舒适“安居”的变化,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都不可同日而语。今年50多岁的岳阳楼区居民冯建国,就是其中的亲历者。

走进天伦城小区居民冯建国的家,淡青的整体色调同浅米色系家具相衬合宜,雅致大方,满目清新。冯建国介绍说:“装修很多是参考了女儿的意见。以前我们住朝阳村的时候,铺个地塑就行了。现在既要美观,又要环保,要考虑的事数不胜数。从请人设计,到选材料、买家具、布置装饰,前后花了有大半年。”

冯建国提到的朝阳村位于奇家岭,是原电磁铁厂为解决年轻职工的住房问题,于1990年兴建的众多棚户区之一。他与袁女士的婚房即位于此。两人回忆,当时住房面积还不到30平米,一室一厅,不带卫生间,上厕所得去外面的公厕。

在这间小小的平房中居住数年之后,冯建国一家在1997年搬到了单位新建的福利房中。袁女士告诉记者,那是当时常见的两室一厅,面积在80平米左右。拿到房子两人很兴奋,随即便开始着手装修。“那时候装修很简单,铺瓷砖,刷刷墙,就差不多了。当时还没有专门的家装公司,也谈不上什么设计布局。”

十年时间倏忽而过,原先的新居也不知不觉变成了老房子。卧室的地砖拱起来几块,踩上去“嘎吱嘎吱”地响;一楼的房子湿气重,护墙板已是霉迹斑斑。过去住在一处的同事许多搬往了中心城区,冯先生一家终于也在2009年买下一套新房。

讲起新居,两人均表示无论住家还是小区环境都很舒服。“现在这个房子比起之前确实是好多了。四室两厅,面积也大,来了客人住也方便。以前又阴又潮的,现在住到七楼,上下都是电梯,采光、通风什么的都好。这种花园式的小区,环境优雅,购物方便,家里老人也经常过来住一住。”

谈到三次迁居的感受,冯先生则颇有些感慨:“都讲忆苦思甜,其实以前条件差是差一点,但也不算苦,过得还是很开心的。住岳磁社区的时候,路边都是种了20多年的大樟树,好多老人坐在树荫下打牌下棋,邻里关系很和谐。朝阳村就更不用说了,一排平房,大家串门聊天,还经常一起打打乒乓球、台球,像一家人一样。一下子也30多年了,岳阳城市日新月异,现在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哦。”

“80后”创业青年许其:从旧砖房到电梯房,开启新生活

作为土生土长的岳阳人,29岁的许其说起自家住房的变化,止不住打开了话匣子:“王家河边的枫树村,是我从小到大一直居住的地方。从记事起,这里只有十几户人家,出入是一条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今,这里的高楼林立,开车回家找个车位都好难。”许其家在岳阳楼区枫树村林场组,他记得小时候家里住的是一栋旧砖房,冬天漏风、雨天漏水,周围是一片荒山、菜地,那时还未修王家河大桥,要走到花板桥才坐得到公交车,住在城里跟农村没什么区别。上世纪90年代末,他父亲在原宅基地上自建了一栋两层楼,每间房都贴上了瓷砖地板,还接通了自来水,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随着城市东扩发展,枫树村一带新建的房屋越来越多,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发展节奏,有些拥挤不堪,成了“城中村”。2017年,许其想改善一下生活环境,又不想离父母家太远,到处看房。恰好马路对面准备建一个高档小区,他与家人几番商量,就在这个名叫“万象瑞城”的小区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电梯房。“这曾是我儿时玩耍的地方,现在盖起了高楼大厦,也是我未来的家”。

许其即将入住的小区只是我市众多商品房小区中的一个,步入21世纪,岳阳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几年棚户区改造、征地拆迁,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居民小区、高档住宅区、复式楼、别墅、公寓、廉租房等多种类型的房子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人们的住房面积也翻了几倍,住房面积的增加,生活条件的改善,无一不体现着人们生活发生的巨变。(本报记者 王昕力